大朗陵园官网

遗体处理方式与自然环境

我们都知道,环境是殡葬的基础上,与殡葬离不开环境。无论采用什么样的丧葬仪式,都要在相应的环境中进行。如:土葬离不开土地;水到水;火葬需要固定的场所和必要的设施。因此,葬礼和环境是分不开的。人自然生而死。每个人终究都会回归自然,拥抱自然。

葬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,自然环境是一个重要的环境的葬礼,葬礼将不同形式对自然环境产生不同的影响,主要包括两个方面:一是自然资源的浪费葬礼上,二是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和破坏的葬礼。埋藏和自然环境是为了解决殡葬改革中存在的困难

问题研究的积极意义之间关系的正确处理和分析。

如今,传统的丧葬习俗已成为现代建筑越来越明显。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。

1.占用大量土地。据统计,我国每年死亡人数大约为800万。如果所有人都进行土葬,每个墓地占地4.5平方米,土地资源就至少需要3600多万平方米。中国虽然有14.4亿亩土地,居世界第三,但由于人口众多,人均土地面积约1.11亩,不到世界人均土地的三分之一。尤其是东南沿海省份,人均耕地只有0.6亩。所以中国现在用世界7%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%的人口,土地资源非常稀缺。

2.大量 浪费国家森林资源。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只有12.17%,人均森林面积0.1公顷,不足以及世界经济人均森林面积的15%。特别是对于我国每年的用材林生长量为1.8亿立方米,而实际成本消耗高达2.9亿立方米,每年进行平均资金缺口为1.1亿立方米。按照自己这样的速度,再过30年,我国森林生态资源将面临枯竭。如果在我国每年800万死亡人口中,500万实行土葬,每具尸体平均水平需要1立方米,将有四至五百万立方米因埋人而浪费掉。殡葬不但破坏森林的宝贵资源,还破坏草地等植被环境和石油矿产信息资源,这就使我国本就贫乏的自然资源雪上加霜。

3.对投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。改革开放以来,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大量投资兴办企业,许多地方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招商引资。然而,该项目的投资地点就靠近山边的乱葬岗,不仅占用了许多土地资源,还影响了美观。直接关系到商人是否在此投资,严重影响投资环境。这一切不能不唤起我们的环保意识,寻求更加科学、健康的殡葬方式,保护自然资源,节约自然资源,维护自然平衡。

尸体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,特别是在土葬等自然腐败的情况下,会释放出许多传染病菌和毒素,造成生物污染、疾病传播甚至瘟疫。尸体对生物环境的破坏导致了瘟疫的迅速传播。

    自然环境在影响和制约人类的社会生活的同时,人类的生产、生活又反作用于自然环境。这就要求我们推行殡葬改革,为子孙后代保留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。